暑期是中小學生出行的高峰期,道路交通壓力也相應增大。在享受假期的同時,交通安全不容忽視。暑假出行,有哪些交通安全領域的風險和注意事項?應該如何防范?和小編一起來看——
勿讓未達法定年齡的孩子騎車上路
道路上車水馬龍,不時還有大貨車經過。未達到法定年齡的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安全意識薄弱、應變能力不足,騎行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時,極易造成交通事故,還要承擔相應的事故責任。
交管部門提醒: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未滿12周歲不得騎行自行車;未滿16周歲不得騎行電動自行車。
暑假期間,廣大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和日常監護,履行好監護責任,勿讓未達法定年齡的孩子騎車上路。
騎車不要
看手機、打電話、互相打鬧
即使達到法定駕駛年齡,一些未成年人在騎電動自行車時,因查看手機、打電話未注意路況而發生交通事故。分心駕駛不僅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還要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
交管部門提醒:
在目前的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分心駕駛造成的。以當前電動自行車最高限速每小時25千米測算,如果看手機3—5秒,就相當于“盲騎”了21—35米。電動自行車后座乘客的突然移動、嬉鬧會干擾駕駛,增加事故發生概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第五款之規定: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時不得雙手離把或者手中持物。騎車時看手機、打電話、互相打鬧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會讓駕駛人對車輛的控制能力降低。
正確佩戴安全頭盔、系安全帶
交管部門提醒:
研究表明,交通事故中,頭部是很容易受傷的部位。電動自行車后座無安全帶等防護裝置,不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碰撞或側翻時,乘員身體直接接觸地面或硬物,頭部、軀干受傷風險大。
而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可將交通事故的死亡風險降低60%—70%。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死亡事故中,約80%為顱腦損傷致死。騎乘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應佩戴合格的安全頭盔,并規范系好安全卡扣。
在乘小客車時,也應系好安全帶,安全帶的肩帶要跨過胸腔,腰帶要緊貼髖骨。
不超員乘坐、違規改裝電動自行車
電動自行車違規載人的危害不容小覷。電動自行車設計載重有限,超員會大幅增加車輛重量,導致剎車距離延長甚至剎車失靈,緊急情況下易失控。
電動自行車大多重心較高、平衡性差,超員后在轉彎、避讓障礙物或路面不平時,極易側翻。在電動自行車上違規加裝電池、音響或照明設備,可能導致線路“超負荷”,改變車輛結構、制動系統等關鍵部件,不僅增加駕駛風險,還可能引發火災。
交管部門提醒:
電動自行車可搭載1名12周歲以下兒童;電動輕便摩托車禁止載人;電動摩托車除駕駛人外可搭載1人,但不能搭載12歲以下兒童。搭載6周歲以下兒童時,需加裝合格的兒童安全座椅。
要保持車輛性能良好,定期檢查剎車、輪胎、燈光等車況。不私自加裝遮陽傘、改裝電機或電池,以免破壞車輛平衡和安全性能。
夜間騎行應穿鮮艷或帶反光標識的衣物,確保尾燈、反光裝置正常,提高可見性。
看護好未成年人,謹防走失
交管部門提醒:
夏季高溫,駕車出行時,切忌將未成年人獨自遺留在車內。駕車離開服務區等交通樞紐前注意清點人數,避免遺落車上乘員。
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與現場民警及工作人員聯系或撥打報警電話。
內容來源:人民日報、廣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