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
《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刊發
《深圳全市推行義務教育
新生隨機分班、教師隨機配置——
“雙隨機”編班護航教育公平》
一起來看

“孩子入學第一天開開心心地回家,他說班上好幾個同學是幼兒園玩伴,還結識了新朋友,他很喜歡這個班。”今年秋季新學期,深圳市民胡先生的兒子入讀小學一年級,正趕上該市大力推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隨機編班。他坦言,起初自己心里還有些沒底。
出乎胡先生意料的是,孩子很喜歡這個新集體,“老師都很認真負責,我深切感受到隨機分班促進了教育公平”。
從今年秋季學期起,深圳在全市近800所學校(含分校)的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力推學生隨機編班、師資隨機配置(以下簡稱“雙隨機”編班),惠及全市約40萬名新生。
過去,深圳有的初中存在按“分班考”成績給初一學生分班的現象,一些補習班據此開展營銷,給家長帶來焦慮。
今年3月,教育部要求進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為,強調“入學后實行均衡編班,不得設立或變相設立重點班、快慢班”。深圳認真落實國家相關要求,積極回應民生訴求,下決心推行“雙隨機”編班。
今年,深圳市各區將小學、初中一年級新生“雙隨機”編班全流程“曬”在多方監督的陽光下,努力確保每一環節的公開公正、可持續推進。
深圳各區教育局統一組織本區“雙隨機”編班,在操作當天,各區邀請學校代表、督學、公證員等到現場監督。
大屏幕上投影出全區各校新生名單,名單快速滾動,“停止”指令發出后,系統一鍵隨機生成每所學校新生的分班結果,按男女相對均衡的原則,對新生一鍵隨機編班。公證員當場公證后,立即宣布結果。工作人員將分班結果打印、封存,一份交學校,一份由區教育局保存。現場全程錄像、留痕,整個過程公開透明。
深圳明確要求,“雙隨機”編班結果一經生成,如無特殊情況,任何人不得調整或更改。
各班師資均衡是深圳“雙隨機”編班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落實?在今年“雙隨機”編班前,深圳市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根據小學、初中起始年級教師結構,按“老帶新,強帶弱”的原則,先相對均衡地組成各班級教師團隊,再一鍵隨機匹配到各班。此舉打破了部分學校給重點班分配更多優秀師資的傳統做法。
事實上,在市域層面開展“雙隨機”編班之前,深圳已有多所學校多年堅持探索隨機分班。以育才實驗學校為例,該校在隨機分班現場,同步分配、公開班主任及學科教師的班級安排,同步公開公示“學生+教師”分班情況,避免隱性分層,從師資分配維度進一步夯實公平性。
考慮到班主任對班級管理整體水平的重要影響,尤其是在小學、初中起始年級學生的習慣培養方面,福田區荔園外國語教育集團摸查了解學校每名教師的教學特點、能力水平以及所適合的年級,盡量選優配強小學一年級每個班的班主任。
來自家長們的反饋證明,“雙隨機”編班促進了“五育”并舉,提升了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很多家長表示,從這一舉措中,深切體會到深圳“在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今年秋季,市民梁先生的小兒子要上初中前,看到深圳今年“動真格”地推動“雙隨機”編班時,梁先生有些疑慮。
孩子讀初一一個多月后,梁先生發現,孩子班上的幾名任課教師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孩子不但學習有進步,還交到了很多新朋友。
市民游女士看到深圳成色十足的“雙隨機”編班,心里踏實多了,“我們很多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家長不用再為初一的‘分班考’焦慮了”。
教師們也非常認可“雙隨機”編班的舉措。在龍華區第三外國語學校教師郭琦看來,此舉推廣開后,教師不會再以生源不夠好作為自己教學成績不理想的理由,會更加努力教書育人。
隨機分班后,深圳市云端學校初一教師楊玉慧跟很多同事一樣,更關注學生的多元發展,努力發現班里每個孩子的閃光點,指導學生探索學業之外更廣闊的世界。
來源:中國教育報
(記者 劉盾 通訊員 蔣穎妍)
編輯:黃鈺璇
審核:蔡金花 杜金龍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本文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將在規定時間內給予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