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間諜離我們很遠?
其實可能就在我們身邊
在國家安全機關公布的
5起典型案例中
就有涉世未深的青年學生
因受到煽動蠱惑
成為境外反華敵對勢力的“棋子”
↓↓↓
某高校學生出于獵奇落入陷阱
近年來,境外反華敵對勢力利用互聯網等渠道對境內人員開展意識形態“攻心戰”,歪曲炒作境內熱點事件,攻擊詆毀我國政治制度。
日前,國家安全機關成功偵破了一起境外反華政黨拉攏某高校學生參與活動的典型案件,有力打擊了境外反華勢力的滲透策反活動,及時消除了風險隱患。國家安全機關在工作中掌握到,國內某高校學生宋某出于獵奇心理,通過網絡報名,接收境外某組織核心成員向其發送的有關指令。宋某還長期瀏覽境外反華網站,并為相關網站提供涉華負面影像素材。
2023年7月,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對宋某進行行政詢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相關規定,予以宋某警告并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批評教育,宋某對自己的行為表達了誠懇悔過,承諾今后不再從事類似活動。
同樣值得我們深思
↓↓↓
▼上下滑動查看
↓↓↓
什么是國家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條規定: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國家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我國的國家安全領域主要包括16個方面的基本內容: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極地安全、深海安全。
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77條明確規定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關于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
(二)及時報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線索;
(三)如實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證據;
(四)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其他協助;
(五)向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和有關軍事機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六)保守所知悉的國家秘密;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此外,該條還明確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有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不得向危害國家安全的個人或者組織提供任何資助或者協助。
我們該如何識別
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呢
一起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