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點擊可查看詳細報道)。4月16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意見》并介紹貫徹落實考慮。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集團)黨委書記魯江作為全國唯一一位中小學校長出席此次發布會并發言。
《意見》涵蓋完善國家智慧教育“四橫五縱”平臺資源布局,持續升級國家平臺公共服務功能,加快構建終身學習公共服務體系,推動課程、教材、教學數字化變革,以師生為重點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全面支持教育決策和治理,強化人工智能安全保障七個部分,共包含22條政策舉措。
發布會上,魯江分享了深圳市明德實驗學校(集團)教育數字化的實踐和探索。包括——
學校圍繞日常教育教學,構建了涵蓋備課、授課、作業、輔導、考評的智能化教學閉環體系,以及選課排課、巡課聽評的智慧教研矩陣,以前沿AI技術集群全面賦能教育數字化轉型,形成“教-學-管-評”一體化的智能教育生態,通過數據流貫通與智能中樞建設,實現校園全場景的智慧化蛻變。
學校堅持“開放邊界、融通未來”辦學理念,聯合深圳市數十家龍頭企業統籌共建18個AI主題創新實驗室集群,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協同育人體系;累計遴選吸納600余名行業領軍人才及家長代表,創新構建“雙師型”產教協同育人機制,將跨領域創新成果及產業前沿案例科學轉化為校本人工智能課程資源。
學校創新構建智慧教學模型,通過技術賦能實現教育體系重構,形成問題導引、項目驅動、活動實施的三維聯動機制。目前學校已開發包含基礎型、拓展型、挑戰型在內的182項主題式探究項目庫。通過項目化學習、主題式探究和場景式實踐,有效培育學生的AI思維范式、創新素養和實踐技能。
據介紹,深圳市明德實驗學校(集團)未來將特別聚焦課程教學改革方面扎實開展人工智能教育。
魯江表示:“重點依托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研優勢,強化與高新技術企業戰略合作,聚力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教育研發創新平臺。場館保障錨定科技發展前沿,聯合行業領軍企業共建智能制造、具身機器人等人工智能實驗室集群,系統開發具有前瞻性、示范性、實踐性特征的人工智能課程資源,切實推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針對記者關于開展“數字閱讀要和傳統閱讀結合起來”方面相關工作的提問,魯江提到,學校秉持“守正創新”理念,努力構建“紙質閱讀涵養情懷,數字閱讀激發興趣,核心素養筑牢根基”的全新閱讀模式。
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探索將抽象文字轉化為多維體驗。例如,閱讀《紅樓夢》《呼蘭河傳》《東坡傳記》等經典書籍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引導學生嘗試用AI工具、VR技術進行人物畫像、詩詞創作、還原場景等,讓學生真正和經典“對話”。
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
未來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