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周年之際
深圳交響樂團將聯合香港中樂團
云端攜手演繹精彩
香港中樂團于1977年成立,既植根于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又緊貼時代脈搏,致力于奉獻卓越的中樂藝術。
7月2日晚8點,一同鎖定“深情港灣 樂詠回歸-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云端音樂會”,經典名曲、懷舊粵歌等你來,粵響粵動聽!
關注“深圳教育”視頻號預約直播
音樂會開始前
將通過微信發送提醒通知
上半場
由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林大葉執棒,深圳交響樂團室內合唱團和深圳交響樂團童聲合唱團擔任合唱。曲目包括——
■原香港中樂團著名打擊樂演奏家、深圳鼓聲藝術中心創始人王東帶來的民族風格濃厚的中國鑼鼓樂經典名曲——民族打擊樂《龍騰虎躍》;
■徐振民先生在閱讀唐代大詩人張繼同名詩歌后獲得靈感,從而創作的音詩《楓橋夜泊》;
■國家一級演員、廣東粵劇院院長、文華表演獎、梅花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獲得者曾小敏演繹的旋律優美,盡顯中國風范、南國特質、深圳情懷的粵歌《每一個春天》;
■男高音歌唱家張喜秋演繹的合唱交響曲《希望》選曲《沸騰的紅土地-說給大海》;
■獻給偉大中國夢和世界和平,體現人類高尚品格的中國表達,深圳市重點音樂工程,大型文化交響樂《人文頌》尾聲“頌歌”等。
下半場
由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執棒,香港中樂團演奏,演出曲目包含《太平山下不夜城》《精·氣·神》《憶》《下一站月球》四部作品。
■《太平山下不夜城》選自《四季》夏之夜,體現出香港城市的建設、繁榮是中國的勞動人民用血汗換來的,閃爍著中國人的智慧之光,表現出香港美麗的夜景和人民愉快的生活情緒;
■《精·氣·神》以宇宙生命的環形運動為背景,嘗試透過不同的音形和多變的音色,以求在一陰一陽、一虛一實的節奏韻律中,體現東亞藝術文化里剛柔并重的美以及中華民族崇尚的鍥而不舍、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憶》選自2000年為舞劇創作的配樂《大漠孤煙直組曲》第四樂章,表現出保衛國家的音樂主題;
■《下一站月球》則集合了中西音樂文化中人類對月球的向往及祝福。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 閻惠昌
來源:深圳交響樂團
編輯:羅悅媛 呂晟
視頻號:任朝州
審核:劉文玲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