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課堂的邊界被無限拓寬
走出校門、走出城市去學習
該多有趣?
不久前
深圳小學的師生
把課堂“搬”到了中國香港
與香港姊妹校的小伙伴
展開一場“夢幻聯動”
通過森林生態實踐與法治教育參訪
兩地學子在自然探索
與法律啟蒙中深化交流
共繪灣區教育融合的“同心圓”
出發前,學校籌備了一系列前置課程,從課程規劃、文化認知、行前培訓等多維度,幫助孩子們提前進行知識儲備,為跨城學習之旅做好充分準備。通過趣味課程、觀看紀錄片等方式,同學們深入了解香港的歷史發展、社會制度,搭建起初步認知框架,對城市的探索興趣愈發濃烈。
締結姊妹校緣
體驗森林課程
當天一早,深圳小學師生來到
毗鄰羅湖蓮塘口岸的
香港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在這所山林環繞的校園內
兩地學生同開啟了一場
趣妙橫生的“森林課程”
學習野外取火技能
鉆木取火、打火棒取火
……
原始的取火方式激發了
他們對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并在取火過程中
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探訪香港立法會
深悟法治精神
下午,孩子們走進香港立法會
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
法治與社會教育之旅
莊嚴肅穆的議事廳
嚴謹細致的立法程序
讓學生們近距離接觸
了解香港的司法系統
和“一國兩制”的精髓
在議員的引導和講解下
孩子們了解了香港立法會的
歷史沿革和職能作用
拓寬了法治視野
作為深圳市教育局“每周半天計劃”首批試點校,深圳小學以開放姿態打破教育邊界。前不久,深圳小學姊妹校香港新界婦孺福利會基督教銘恩小學5名教師與24名學生回訪深圳小學,開啟雙向課程共建。兩校師生通過科創實踐、文化傳承與生態探究,將“每周半天”從單程學習升級為深度互鑒。
如今,“每周半天計劃”已超越時空界限,構建起灣區教育協同發展的新范式。從森林課程到科創實踐,從單向輸出到雙向奔赴,深港兩地正攜手駛向未來。
通過深港教育資源的深度融合
越來越多的深圳孩子
在廣闊多元的實踐中
看世界、見未來
素材來源:深圳小學
編輯:黃鈺璇 朱曉芳
審核:王 珺 劉亞偉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