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聲聲,夏日悠長
@各位家長
暑假您準備帶著孩子做些什么呢?
小編整理了8部
高品質、高口碑的文化類節目
休息學習兩不誤,一起來看~
《“字”從遇見你》是央視匠心打造的一部用漢字講故事的紀錄片。該紀錄片從哲學、文明、出行、生活及動物五個方面入手,結合孕育漢字的生活情境與歷史場景,故事化地講述了25個漢字的來源和流變,揭開它們背后的歷史文化典故。
“有趣”是該片的鮮明特色,高超的情景再現與動畫模擬技術,讓一個個沉睡在古籍里的漢字“活”了起來,再加上文案風趣幽默,一撇一捺間盡顯漢字魅力。
《中國成語大會》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同出一脈,在保留競賽形式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獨特多元的創新構思,由多位重量級文化名人擔任評判嘉賓,細致展現了中國成語獨有的語境之美。
《中國詩詞大會》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
節目一經播出便在全國掀起一股巨大的詩詞浪潮。年僅十六歲的武亦姝,憑借強大的實力和淡定的氣魄,摘得第二季總冠軍,當時與之對決的博士陳更賽后感嘆,“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成為一時佳話。
除了讓人領略詩詞之美,主持人每期“教科書”式的開場白也備受贊譽。
《典籍里的中國》聚焦優秀中華文化典籍,通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以“戲劇+影視化”的表現方法,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源起、流轉及書中的閃亮故事。
當《尚書》《論語》《道德經》《傳習錄》《天工開物》《紅樓夢》《本草綱目》《孫子兵法》《史記》《詩經》《楚辭》等經典書籍被搬上舞臺,用上環幕投屏、AR、實時跟蹤,便是一場視覺、文化的雙重盛宴。
經典,不只是教科書里的“背誦并默寫全文”,它蘊含著無限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典籍對現代兒童還有價值嗎?推開這扇門,美和燦爛就在你的面前。
《唐宮夜宴》破圈之后,河南衛視乘勢而上,與嗶哩嗶哩合作推出文化劇情舞蹈節目 《舞千年》。
相傳神書《十二風舞志》記載了歷史長河中最優美的舞蹈,該節目便以此切入,由5位薦舞官與13支舞團一起穿越中國歷史上四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世,以奇舞著書《十二風舞志》,共同講述蘊于舞蹈之中的華夏故事 ,并呈現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文化藝術、服飾禮儀等“硬核”知識。
影視+舞蹈+綜藝三重跨界融合,十三支國家級舞團,帶我們邂逅最美中國舞蹈。
《書畫里的中國》是北京衛視推出的文化類慢綜藝,該節目帶領觀眾近距離觸摸傳統文化,打破傳統文化遙遠、陌生的刻板印象,完成對傳統歷史文化的朝圣之旅 。
第一季以不同主題來開設“茶畫會”,從不同的角度鑒賞和解構作品隱藏的藝術價值,深入淺出地講解書畫背后的歷史故事和文化知識 。
第二季每期聚焦一幅傳世名畫,繪畫團和老師團一起去往不同的與書畫相關或意境相近的真實場景進行采風,每位繪畫團的成員根據自己的采風體驗,完成一幅書畫作品,致敬每期的傳世名畫。
值得關注的是第二季邀請了三位小朋友組成少年書畫團,孩子們在觀看節目時可以很自然地進入少年視角,沉浸式體驗書畫意趣。
《經典詠流傳》是央視推出的一檔文化音樂節目,由撒貝寧主持并朗誦詩詞,由經典傳唱人以流行歌曲的方式重新演唱經典詩詞,舊詞新唱,和詩以歌,帶領觀眾在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 。
第五季,節目唱響“大美中華”。在保留了詩與歌靈魂相契的美感外,創造性地融入了書畫和各種樂器,內容更是縱覽古今,橫貫中西,美不勝收。
幾位經典傳唱人化身《富春山居圖》中的漁翁,唱響陸游的《鵲橋仙》和蘇軾的《行香子·過七里瀨》。“畫+詞+歌”,交融碰撞,意趣無窮。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吹響”立春的朱德恩小朋友,再次以小號吹奏節氣之歌,傳遞春之韻律。
在悠揚的新聲中,古今對話,詩詞與歌曲、經典與流行融為一體,經典重獲新生。
《國家寶藏》是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好評無數。節目中每件寶藏都擁有自己的明星“國寶守護人”,他們講述“大國重器”們的前世今生,解讀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嘗試在文物與人之間建立聯結,拉近當代人與歷史文物的距離 。
在第三季中,《國家寶藏》講述了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的故事,一起來欣賞下節目中恢宏而浪漫的文案介紹——
“神仙”文案的背后,是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的大氣磅礴。
來源:點燈人教育、中國教育報
編輯:羅悅媛
審核:劉文玲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