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
假期余額已不足
請盡快收拾好心情回歸校園
告別炎熱的暑假
新的一學年即將開始
我們特為同學們送上
希望廣大師生、家長能認真閱讀
謹防電信網絡詐騙!
詐騙套路:詐騙分子潛入班級群后,仔細觀察老師發言習慣及群內聊天規律,再伺機套用老師的頭像、昵稱進行冒充,隨后通過發布虛假繳費通知,附付款鏈接或二維碼,引誘家長或學生轉賬。
警方提醒:群管理員要開啟加群驗證,落實實名制度,避免詐騙分子渾水摸魚進入班級群。家長或學生們看到群內或私信收費通知時,應保持警惕,可通過電話與老師核實,切勿盲目轉賬匯款。
詐騙套路:騙子在網上宣稱贈送游戲皮膚、裝備,再通過“激活費、認證費、驗證費”騙取未成年人錢財,誘導孩子用家長手機進行轉賬操作;甚至騙子還會冒充公安民警,稱“不按照要求操作,你和你的家人就會被警察帶走”,并發送“小朋友被警察抓捕”的虛假照片恐嚇未成年人,脅迫未成年人轉款,或引導下載帶屏幕共享功能的軟件按要求操作,騙子獲取銀行卡賬號密碼及驗證碼等信息后進行盜刷。
警方提醒:孩子們切勿輕信網上免費領取皮膚的廣告,家長應告誡孩子不點擊陌生鏈接、不下載陌生APP。同時,家長應妥善保管自己的手機,避免泄露銀行賬號、密碼及第三方付款碼等信息。
詐騙套路:不法分子常以手機欠費、手機丟失為由接近孩子,然后提出借用孩子的電話手表。一旦不法分子拿到電話手表,他們就會伺機竊取其中的電話卡或是換上一張廢卡,并恐嚇孩子不準告訴家長。有的騙子還會以每小時幾百元不等的報酬,誘騙低齡中小學生出租、出售自己的電話手表、電話卡,然后利用竊取、租借、買賣來的電話卡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家長應告訴孩子,不要隨意外借電話手表或手機,電話卡一旦被盜或被搶,立即掛失或注銷,并及時報警。
詐騙套路:詐騙分子針對同學們中的追星族,將他們拉入粉絲群、后援會,以售賣演唱會門票、偶像簽名、周邊產品等為由,誘騙同學們付款后,不提供相應產品。或在各大社交平臺中冒充明星,與同學們添加好友,隨后以明星的律師身份聯系,以同學們涉嫌泄露明星隱私為由,恐嚇同學們配合調查,誘騙同學們使用家長手機轉賬。
警方提醒:家長們非必要無需讓孩子知道支付密碼,謹慎開啟免密支付。同時,引導孩子不要盲目追星,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切勿隨意添加陌生好友。
大學生篇
詐騙套路:刷單返利類詐騙仍是變種最多、變化最快的一種詐騙類型,主要以招募兼職刷單、陌生快遞中獎卡片、網絡色情誘導刷單等復合型詐騙居多。詐騙分子在騙取同學們信任后,以“充值越多、返利越多”誘騙同學們做任務,再以“連單”“卡單”等借口誘騙同學們不斷轉賬。
警方提醒:凡是打著“網絡兼職”旗號,以返傭金為誘餌要求你以刷單形式做任務的就是詐騙,此類詐騙發案量和造成的損失數均居首位,在校學生是主要受騙群體之一。
詐騙套路:詐騙分子在社交、游戲平臺發布買賣網絡游戲賬號、道具、點卡的廣告,以及免費、低價獲取游戲道具、參加抽獎活動等相關信息。與同學們取得聯系后,詐騙分子以私下交易更便宜、更方便為由,誘導其繞過正規平臺進行私下交易,或誘騙同學們參加抽獎活動,再以操作失誤、等級不夠等理由,要求其支付“注冊費”“解凍費”“會員費”,得手后便將受害人拉黑。
警方提醒:買賣游戲賬號、道具、點卡等物品請通過正規網站平臺操作,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騙風險。
詐騙套路:詐騙分子通過制作虛假購票網站或發送虛假鏈接,或自稱有“內部渠道票”“黃牛票”轉售,或在二手交易平臺發布虛假售票信息,或自稱票務平臺客服,聲稱購票訂單有問題需退款或重新支付,引導你點擊虛假鏈接或提供銀行賬戶信息進行誘騙,同學們付款后卻無法收到門票,或直接被詐騙分子拉黑刪除。最終,不但遭受財產損失、錯過演唱會,還要面臨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警方提醒:購買演唱會門票務必選擇正規票務平臺,不要輕信“內部渠道”和“黃牛票”,謹慎對待陌生鏈接和客服信息。
詐騙套路: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機關、政府部門等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微信、QQ等與同學們取得聯系,以同學們涉嫌洗錢、非法出入境、快遞藏毒、護照有問題等為由進行威脅、恐嚇,要求配合調查并嚴格保密,同時向同學們出示逮捕證、通緝令、財產凍結書等虛假法律文書,以增加可信度。為阻斷同學們與外界聯系,詐騙分子通常要求其到賓館等封閉空間配合工作,誘騙其將所有資金轉移至所謂“安全賬戶”,從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公檢法等政府部門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驗資賬戶”,不會通過網絡出示通緝令等法律文書,遇到民警上門預警勸阻一定要積極配合。
詐騙套路: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姓名、身份證號、航班信息等,冒充航空公司客服致電。以航班延誤、取消或系統故障為由,主動提出賠償或改簽服務,誘導受害人下載指定APP,并通過屏幕共享功能竊取銀行卡信息、驗證碼等盜刷資金或以“驗證賬戶安全”“確保理賠通道暢通”等理由,要求受害人轉賬。
警方提醒:在接到類似航空公司電話、短信時要通過官網核實,不要隨意點擊陌生鏈接,更不要通過任何方式透露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
非法出租、出售、購買“兩卡”(包括手機卡、物聯網卡、個人銀行卡、單位銀行賬戶及結算卡、支付賬戶等)用于犯罪活動或者被他人用于犯罪,情節嚴重的構成幫助信息網絡活動罪,即通常所說的“幫信罪”。除了廣為人知的出售、租借銀行卡用于跑分洗錢以外,電話卡以及電話卡關聯的互聯網賬號用于電詐違法犯罪的活動更為隱蔽,帶來的法律后果卻更為直接。
警方提醒:
凡向違法犯罪分子出租、出借、出售、購買“兩卡”都是違法犯罪行為,易觸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詐騙罪等罪名。
同學們要增強防范意識,切莫貪圖小利,成為犯罪的“幫兇”。一旦發現涉“兩卡”犯罪線索,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舉報。
請廣大師生家長牢記
天上不會掉餡餅
網上處處是陷阱
只有自己做到
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
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才能避免落入詐騙“圈套”
內容來源:公安部刑偵局、昆明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清遠市反詐騙中心、清城反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