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課間十分鐘#話題
引起全國熱議
深圳學校的課間活動又是怎么安排的
校長、家長的看法如何?
今天一起走進校園看看
懷舊游戲、草地打滾、交互科技
課間十分鐘應該是這樣的
隔著操場,站在校門都能聽到歡聲笑語,這就是深圳市螺嶺教育集團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的課間十分鐘,這也是課間應有的“模樣”。下課鈴一響,一樓教室外的空地瞬間成了游樂場,在10后的校園里,重現了80后90后的童年游戲——翻花繩、跳大繩、拍手掌……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10分鐘一下子就過去了。
在教室里,兩位學生擺好棋盤,握手并禮貌喊出:“請多多指教!”便下起了國際象棋;還有三五學生圍在一起,分別拿起智力扣,搶先解鎖成功的同學得意地向其他同學示意……
“我們的學生在課間都是十分快樂的。”該校三(19)班班主任祖娟芬表示,一到課間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不僅有三兩人小組別玩耍的活動,還有班級性的集體活動。她還分享了班級一件小趣事,班上有一位學生生病好幾天后天才回來上學,學生們在課間時間自發為其做折紙禮物,打算給這位同學一個驚喜。
福田區蓮花小學一樓就設有體育快樂園地,供學生課間打乒乓球、跳格子、蹦沙池,還設置了圖書館、閱覽室、閱讀亭、英語角等區域;每一樓層都有3-4處閱讀角供學生閱讀;一樓除大操場外,還鋪設了人工草皮,一、二年級學生經常在草地上踢球、打滾,享受陽光……
光明區馬田小學也鼓勵學生在課間走出教室、走向操場,走到陽光底下進行體育鍛煉,推行“課間微運動”,設置了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校本太極操、素質操、憫農操、聲律啟蒙操、籃球室內操。
“我喜歡玩跳格子的游戲,每次下課鈴聲一響,我和同學們就趕緊跑到操場上去,我最喜歡個人PK賽了。”寶安區碧海小學一(1)班楊恬欣興奮地說。碧海小學德育主任張旭表示跳格子在碧海被開發出各種花式玩法,此外學校還設計各種益智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鹽田區云海學校聚焦孩子的課余時間,對空間進行重構,先后打造了童玩空間、卡通座椅休閑區、乒乓球活動區、樂高積木墻活動區、投籃機活動區、科學問知互動角,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科技互動區域可盡情享受“發電輪”“燈光隧道”“音樂噴泉”“水漩渦”等十幾個交互式科技項目。
我們低年級學生離學校操場更近,特別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出教室門不遠就是操場,課間他們都會走出教室放松。
南山區南頭城學校黨總支書記程磊表示,學校一直鼓勵學生們走出教室進行運動、交流、閱讀等有益身心的課間活動,為此學校在每層教學樓都專門設置了圖書角供同學們課間翻閱圖書。他介紹,作為百年老校,南頭城學校2021年剛完成重建回遷,從一所沒有田徑場的老校華麗轉身,新增了田徑場,師生們都十分珍惜運動的機會。
深圳仍有學校存在課間“圈養”現象
家長表示:讓孩子們跑起來吧”
屬于學生的課間十分鐘在深圳不少見,但被“圈養”的課間十分鐘同樣存在。實際上,課間十分鐘正在“消失”并不是一個新鮮話題,2019年就有調查顯示,75.2%的家長認為身邊中小學“安靜的小課間”現象普遍,且在小學最為突出。
在11月2日本公眾號發布的新華時評“把課間十分鐘還給孩子”推文,引起了網友在評論區熱議。(>>>點擊文字進行回顧)
“讓孩子們跑起來吧”,盡管不同聲音都存在,可見家長們有著共同期望:希望能真正落實,還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
校長觀點:
引導孩子們在課間充分調整、休息
是非常必要的
對于有的學校要求學生課間盡量不出教室的做法,南山區南頭城學校黨總支書記程磊表示自己近期也有所耳聞,但并不贊同這樣的做法。
“課間十分鐘本應是學生自主的時間,學校、教師都沒有任何理由剝奪。”福田區蓮花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王華斌直接指出,怕出事、怕擔責就 “課間圈養”確實省時省力,但不是一個教育者的擔當,也不是一所學校的擔當。
“學生是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需要動起來、跑起來,而不是‘關起來’。”光明區馬田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蔡曉珊表示,課間十分鐘是學生放松和社交的時間,過度限制他們的活動和行為可能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學校應該鼓勵學生走出教室,激勵班主任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在課間活動中遵守規定,有序地進行課間活動。
“學生在課間十分鐘可以通過運動、社交交流、休息放松等方式來促進身心發展。”深圳市螺嶺教育集團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秘書長盛偉表示,學生在課間進行簡單的體育活動,可以增強血液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增強注意力和記憶力;與同學分享彼此的學習經驗,互相幫助解決學習問題,或者談論一些有趣的話題,有助于建立積極的學習環境;找個安靜的地方閉著眼睛放松、眺望遠方,有助于舒緩大腦和身體的疲勞,提高注意力和學習效果。
利用好課間時間
讓孩子放松身心,盡情撒歡
“讓疲勞的眼睛看一看藍天
讓緊張的大腦吹進清風”
這樣孩子們
才會跳得更高、喊得更響
跑得更遠、成長得更好!